香港澳門

2006港澳之旅。漫步澳門歷史城區

Last Updated on 2017-09-27 by Teresa

離開西望洋山後,就開始了我們三小時的澳門世界遺產─ 歷史城區漫步之行,對於不愛走路的Watt可說是一大折磨。至於這些景點,一定要寫篇文章紀錄下來,不然以後看到照片,可能也不知道哪裡是哪裡了。

媽閣廟
為澳門現存廟宇中,有實物可考的最古老廟宇,原稱媽祖閣。
媽 閣廟始建於1488年,時值明朝。當時媽閣廟門前已為澳門之海岸線,是當地及附近居住之漁民作業之上岸補給、歇息和祈福之處。廟宇背山面海,沿崖建築,古 木參天,風光優美。整座廟宇包括大殿(又稱神山第一殿)、石殿(又稱正覺禪林)、弘仁殿、觀音閣等4座主要建築。石獅鎮門、飛檐凌空,是一座富有中國文化 特色的古建築。

港務局大樓
原叫摩羅兵營,1874年建成,作為1873年到澳門當警察的印度人的營地。 到1905年,該處被改做港務局和水警的辦公地點。 現為澳門特區政府港務局辦公大樓。

港務局大樓,具有阿拉伯色彩及受到哥德建築影響的磚石建築


港務局大樓的外廊

亞婆井前地
亞婆井葡文的意思是山泉,以前是澳門主要的水源。亞婆井前地則是葡人要澳門最早的聚居點之一。


亞婆井前地旁的歐式建築,仿佛置身於歐洲

聖老楞佐教堂
聖老楞佐教堂創建於16世紀中葉,是澳門三大古教堂之一。教堂後來幾經重建,目前的規模形成於1846年。華人稱之為“風信堂”,又以粵語諧音稱為“風順堂”,有祈求“風調雨順”之意。 教堂所在的地區,昔日是高尚住宅區,所以教堂建築也顯得美侖美奐,華麗巍峨。教堂外觀的特徵則是歐洲古典式的巴洛克風格。


從天花之上垂下數個華麗的枝型大吊燈,這是聖老楞佐教堂引以為傲的裝飾

聖若瑟修院與聖堂

聖若瑟修院於1728年由耶穌會士創辦。在二百多年的辦學過程中,聖若瑟修院培養了許多中國和東南亞各地教會的人才,被老一輩的澳門人稱為澳門天主教的“少林寺”。 與修院毗連的聖若瑟修院聖堂於1746年興建,1758年落成,規模僅次於耶穌會士興建的聖保祿教堂(現大三巴牌坊前身),因此本地人又稱它為“三巴仔”。 聖若瑟修院主要由修院大樓及聖堂組成,是一座帶有內外花園的修道院,四周築有圍牆與外界隔離。修院入口大門設於三巴仔街,大門與聖堂入口成一軸線關係,其間以54級花崗石階梯相連,修院大樓建築入口則設於聖堂右側。


教堂以兩組四枝腰纏金葉的旋柱最具特色

崗頂前地
崗頂前地古稱磨盤山,該地段雖然不大,但自然環境清幽典雅,人文宗教景觀薈萃,著名的建築物有:聖奧斯定教堂、崗頂劇院(伯多祿五世劇院)、聖若瑟修院、何東圖書館等,再加上由碎石鋪成的波浪圖案路面,散發覑濃郁的歐陸情調,置身其中,讓人感到無盡的悠閒舒適。

聖奧斯定教堂
聖奧斯定教堂由西班牙奧斯定會修士於1591年創建。教堂最初的建築非常簡陋,教士們便用蒲葵葉覆蓋屋頂來遮擋風雨;每當大風吹來,蒲葵葉便隨風飛揚,華 人遠遠望去,覺得這情景像龍鬚豎起,就稱教堂作“龍鬚廟”,後又以粵音轉稱“龍嵩廟”。教堂於1874年重修後,形成今天的規模。


教堂內部結構與玫瑰堂類似,由兩排柱子將空間一分為三


聖若瑟修院及崗頂劇院

民政總署大樓
民政總署大樓前身為市政廳,建於1784年,後曾多次重修,目前規模是1874年重修時形成的,具明顯的南歐建築藝術特色。二樓的圖書館於1929年啟用,以葡國瑪弗拉修道院的圖書館為設計藍本,裝潢和傢具陳設具有濃厚的古典氣息。現在專門收藏17世紀至20世紀50年代的外文古籍,特別是葡萄牙在非洲及遠東的歷史文獻。

議事亭前地
議事亭前地因地處議事亭(澳門市政廳前身)而命名;上世紀70 年代,廣場中央新建一座噴水池,本地居民又俗稱此地為“噴水池”。開埠至今,議事亭前地一直是澳門的市中心,許多節日慶祝活動都在此舉行。

黑白色碎石地面砌成波浪形圖案,美觀又有特色

仁慈堂
仁慈堂於1569年由澳門首任主教賈尼路創立,負責慈善救濟的工作,故名“仁慈堂”。成立之後,仁慈堂開辦了中國第一間西式醫院白馬行醫院,並設育嬰堂、痲瘋院、老人院、孤兒院等機構。仁慈堂大樓修建於1 8 世紀中葉,至1905年形成今天的面貌,具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。

玫瑰堂
由聖多明我會(道明會)創建於1587年,是該會在中國的第一所教堂。教堂初時用木板搭建,華人稱之為“板障廟”,後稱“板樟廟”。又因教堂供奉玫瑰聖母,故又稱“玫瑰堂”。教堂於每年5 月13日舉行的花地瑪聖母聖像巡遊,是當地天主教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。整座教堂建築富麗堂皇,其巴洛克建築風格的祭壇更是典雅精緻。教堂旁的“聖物寶庫”收藏了三百多件澳門天主教珍貴文物。

大三巴牌坊
大三巴牌坊是天主之母教堂(即聖保祿教堂)正面前壁的遺址。聖保祿教堂於1602年開始修建,現在牌坊左側還存有當時的奠基石。整個建築工程於1637至1640年間才完全竣工;目前所見的教堂前壁就是最後落成的 部分。1835年,一場大火燒毀了聖保祿學院及其附屬的教堂,僅剩下教堂的正面前壁、大部分地基以及教堂前的石階。自此之後,這裏便成為世界聞名的聖保祿 教堂遺址。本地人因教堂前壁形似中國傳統牌坊,將之稱為大三巴牌坊。




你也許會喜歡

2 留言

  • 回覆
    rita26
    2008-12-09 於 15:48

    三小時走完這些景點,好厲害喔!!!我們那時候光在議事亭前地就足足待了快一個上午ㄟ…ㄎㄎ~~~

  • 回覆
    sweetmemory99
    2008-12-10 於 23:04

    因為我們在澳門只有短短的一天一夜,所以只好把握時間多看些景點啊~

  • 發表留言